部队编制和人数怎么排的(军队编制级别排名秘密解密)
军队编制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,但我们必须理解每支军队都有自己的编制体系和称谓标准。正确理解编制问题的关键,在于必须放在一支特定的军队、一个特定的时期去比较。那么在红军的早期,只使用过方面军和纵队的编制。红四军在湘南受挫后缩编,直辖三个纵队,军事主官称为“纵队长”。红军队伍发展壮大以后,便取消了纵队这一级编制,重新恢复到团、师、军的逐级编制级别,再以后有了军团、方面军的编制。对于红军来说,番号确有虚张声势迷惑敌人的作用。比如红一方面军出发前86000余人,红四方面军峰值时也有80000余人。而贺老总的红二方面军两个军团加一个红32军,也不过13000余人。那么红军的编制体系到底是如何的呢?在革命战争年代使用过三个:兵团、方面军和纵队。纵队在军事上是一个不容易界定级别的临时性建制单位。
在抗战时期,八路军也组建了许多纵队,例如彭雪枫的八路军第四纵队、黄克诚的八路军第五纵队等等。最初的级别相当于“旅”,兵力在数千人左右。随着部队的发展,纵队的兵力壮大到上万人,已经相当于或超过了“师”级别,所以纵队的军事主官可以被称为司令员。例如黄克诚的纵队南下增援陈粟后,被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,拥有20000多人的兵力。到了解放战争初期,各个军区为了迷惑敌人和避免政治上的麻烦,在野战军之下组建了“野战纵队”。例如粟裕的华中野战军初建时就下辖了四个野战纵队。各个解放区由于情况不同,有的纵队下辖数个师,有的下辖数个旅。各个纵队的兵力从10000到20000多人不等。华东野战军成立时,个别纵队的兵力突破了30000人。到了解放战争中期,各个野战军的纵队兵力普遍增加,部队得到了大规模发展。
直到1948年11月,西柏坡发布了统一全军编制和序列番号的命令,原来的野战纵队改称为“军”,原来下辖的师或旅统一改称为“师”。按照三三制的原则,再下辖团、营、连等作战单位。在此之前,东北、华北和华东的军队为了完成大兵团作战任务,已经开始将两到三个纵队整合为一个兵团,但番号都是自己拟定的。直到西柏坡的命令下达后,才开始正式排序。例如华野被整编为第7、第8、第9和第10共四个兵团,每个兵团再下辖三个军。在革命战争时期,我军并没有组建“集团军”编制,而是在1985年左右实施军改时,将原来的各个“军”通过合成化、现代化的方式提升为“集团军”。但下级建制直接为旅,与二战时期的集团军编制有所不同。提问:纵队在军事组织中的发展与演变是怎样的?为什么在部队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会进行调整和改编?你是否想过国军的编制是如何运作的呢?
在抗战爆发前,国军的编制称谓和级别十分混乱,但是在1937年8月之后,开始组建战时“集团军”编制。虽然理论上一个集团军应该下辖两个以上的军,但是在抗战爆发前后已经有了军以上的“军团”编制,所以在1937到1938年间,这两个级别差不多的编制其实是同时存在的。为了指挥规模庞大的参战部队,兰封会战和武汉会战期间,开始设置“兵团”一级,但是由于指挥层级过于复杂,1939年以后兵团建制被取消,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战区、集团军、军、师、团的战斗序列。在1944年底为整理西南地区的军队和接受美援,在昆明设立陆军总司令部,然后把原第四、第九战区和调入湘黔桂粤各省的军队,统一整合为四个“方面军”,以卢汉、张发奎、汤恩伯和王耀武分任方面军司令。在解放战争初期,国军主要使用整编军、整编师、整编旅的作战序列,然后组建临时性“兵团”,投入战场。
不同阶段的编制体系,为国军的抗战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。虽然编制体系较为复杂,但是国军在整个抗战阶段还是能够完成各项战役任务。编制体系能否充分发挥作用,关键在于制定的规章制度是否健全严谨,是否得到有效执行。在战争胜负面前,编制只是形式,执行力才是关键。我们应该学习国军各级指挥官的作战经验、军纪建设等方面的经验,并在今天的和平年代,通过不断的更新和完善,为我们的军队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。改写后:一战时期,蒋介石领导的兵团编制非常混乱,只能概述为两个以上的整编师(或军)。解放战争期间,蒋军没有“方面军”的编制,而是组建了机动兵团,每个兵团下辖三到四个军,军辖师再辖团。不过,编制的名称、级别和规模都经历过变化。在豫东战役时,寿年兵团只有两个整编师,而汤恩伯在孟良崮战役时的第一兵团则下辖八个整编师。
此外,蒋军还有“纵队”的建制,可以分为两种情况。一种是特种兵混编的直属机械化部队,即“快速纵队”。另一种是如果兵团规模太大时,则会临时划分为若干纵队。比如汤恩伯兵团的第一纵队,下辖整74师和整25师。1948年7月以后,蒋军取消整编军、整编师(恢复为军)、整编旅(恢复为师)的番号,正式组建了机动兵团。随着我军在三大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,蒋军先后有多个兵团被歼,然后将被歼兵团的番号转授或者重建,导致编制非常混乱。总之,蒋介石领导的兵团编制经历了多次变化,兵团的级别和规模也不断调整。但在解放战争期间,兵团的编制一直是蒋军的主要战斗单位。对此,你有什么想法?对蒋军的编制是否有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呢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。
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,蒋军采用了“纵队”的编制,例如薛岳指挥着吴奇伟纵队、周浑元纵队等,每个纵队下辖两个以上的步兵师,相当于“军”级。因此,无论是兵团还是纵队,同一支军队在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级别和兵力规模,不能一概而论,必须考虑特定的历史背景。然而,在我们理解历史时,我们是否总是能够正确理解历史中的一些术语和概念呢?比如“兵团”和“纵队”这两个词,它们在不同时期的军事组织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作用。这使得我们对于历史事实的理解产生了一些偏差。在中国的军事历史中,兵团通常是一个相对庞大的军事单位,下辖多个师级的部队,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指挥单位。而纵队则是在特定时期,军队根据战争形势和作战需要,采取的一种灵活编制。纵队下辖多个师,可以独立作战,也可以隶属于更大的军事单位。因此,兵团和纵队在军事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。
那么,为什么在不同时期的军事组织中会出现兵团和纵队这样的编制呢?这与战争形势、军队数量和作战需求密切相关。在国共内战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双方的军队规模较小,为了更好地应对敌人的进攻和追击,蒋军采用了纵队编制,以提高作战的灵活性和机动性。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随着军队规模的扩大和战争形势的变化,兵团编制更适合大规模战争的指挥和作战需求。了解兵团和纵队的不同,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历史中的一些事件和军事行动。同时,我们也需要认识到,军事组织和编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,它们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战争形势的变化而调整。因此,在研究和解读历史时,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细节和背景,避免对历史事实产生误解和片面的理解。总而言之,兵团和纵队是两个不同的军事编制,它们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。
了解历史中的这些细节,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军事行动的意义。在研究历史时,我们应该注重细节和背景,避免对历史事实产生误解和片面的理解。通过深入研究历史,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当下的世界,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。
- 本文分类:常识
- 本文标签:无
- 浏览次数:100 次浏览
- 发布日期:2024-11-02 21:06:08
- 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qianjiahui.cn/changshi/dvq6w22WoV.html